首頁 / 媒體中心

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與傳統施工的區別

日期:2019-02-21 00:00:00

我國現有的建筑技術路徑(稱之為傳統技術)形成于1982年,即鋼筋混凝土現澆體系,又稱濕法作業??陀^上講,雖然對城鄉建設快速發展貢獻很大,但弊端亦十分突出:一是粗放式,鋼材、水泥浪費嚴重;二是用水量過大;三是工地臟、亂、差,往往是城市可吸入顆粒物的重要污染源;四是質量通病嚴重,開裂滲漏問題突出;五是勞動力成本飆升,招工難、管理難、質量控制難。這表明傳統技術已非改不可了,加上節能減排的要求,必須加快轉型,大力發展工廠化裝配式建筑。

傳統技術是我國建筑行業目前主流的現場澆筑施工模式,即從搭設腳手架、支模、綁扎鋼筋到現場澆筑混凝土的作業模式。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與現澆鋼筋混凝土建筑的區別在于不同的設計、生產、運輸和施工方式,由于需現場拼接,所以帶來了構件和節點的設計方法、施工方式的變化。兩種技術相比較,最大特點是生產方式的轉變,主要體現在五化上:建筑設計標準化、部品生產工廠化、現場施工裝配化、結構裝修一體化和建造過程信息化。其主要優勢體現在提升工程建設效率、提升工程建設品質、保障施工安全、提升經濟效益以及低碳低能耗、節約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等方面。


裝配式建筑施工主要特點如下:

(1)裝配施工對材料的現場加工少,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2)PC構件在工廠以機械化數控設備來生產,這樣提高了PC構件的精準度,從而保證了裝配式建筑工程的質量品質;

(3)現場投入了重型機械設備,減少了勞動力,可有效地降低工程的成本;

(4)PC預制構件的生產過程中,可以采用一體化生產,例如外墻保溫材料與鋼筋混凝土的結合等,新工藝能夠減少施工工序,提高整體效率以及確保工程質量品質。



與傳統濕法作業相比較,裝配式建筑施工:

(1)現場工人數量將大幅度減少,工人的專業性要求提高。裝配式建筑施工不需要支模澆筑一系列的工序,相應的工人數量也將大幅度減少,以同體量的建筑來比較,現代化的裝配式建筑施工相比傳統現澆施工人數減少50%左右。當然,裝配式建筑施工需要的構件吊裝和安裝工人的專業技術能力較傳統施工工人的要求更高,專業的裝配式建筑工人需要在上崗前進行一系列的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培訓。

(2)工程建設效率、工程質量、施工安全保障得到有效提升。大量的構件在工廠生產,減少了傳統模式下過長的施工周期,有效的提高了工程建設的效率。例如,由湖南遠大科技集團旗下的遠大可建公司建造的長沙“小天城”,高度200多米,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主體19層施工僅僅花費了57天時間,引起了國內外專業人員和媒體的廣泛關注。同樣因為構件在工廠預制化生產,墻柱梁板等構件的質量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工人在現澆的構件周圍作業或者在超高的柱上綁軋鋼筋的場景不再出現,施工安全也更加有保障。

(3)資源消耗降低,施工現場更加整潔有序。2012年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約21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國城市中有約三分之二缺水,約四分之一嚴重缺水,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從傳統的現澆施工模式(濕式作業)轉變為預制裝配式施工模式(干式作業)后,水資源的消耗明顯降低,這對我國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此外,傳統施工現場木模板的使用大量減少,而構件預制工廠更多使用的鋼模板能長期循環利用。同時,構件在施工現場的有序堆放和吊裝點的合理分布,也會讓建筑工地變得更加整潔有序,有助于改變大家對建筑工地臟亂差印象。

(4)從業崗位和工種變化。隨著裝配式建筑在設計、制作、施工等階段對相關人員在技術、管理等方面要求的變化,裝配式建筑從業崗位萌生出了新的技術、管理崗位。


推薦新聞

裝配式接縫與立面的結合

裝配式接縫與立面的結合

裝配式建筑專題:政策春風款款至,新型建材俏枝頭

裝配式建筑專題:政策春風款款至,新型建材俏枝頭

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與傳統施工的區別

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與傳統施工的區別

裝配式建筑接縫防水設計

裝配式建筑接縫防水設計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100p,日本一本二本三区中文字幕在线,黑人玩弄人妻系列手机在线,日本免费va在线观看网站,影音先锋va资源网2020,久久频这里精品97香蕉,欧美激情中文字幕乱码在线,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